从大额头到大下巴
早期的智能手机,屏幕上方总有个大大的“额头”,里面塞满了前置摄像头、听筒、传感器等各种零件。这个设计在当时看来挺合理,毕竟谁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为了屏幕占比拼得你死我活。接着,手机厂商们开始琢磨怎么把这块“额头”缩小,于是就有了“刘海屏”和“水滴屏”。虽然这些设计看起来有点滑稽,但至少比之前的“大额头”进步了不少。

全面屏的初尝试
随着技术的进步,手机厂商们开始尝试真正的全面屏设计。最开始是“升降摄像头”和“滑盖手机”这类机械结构的设计,虽然看起来很酷炫,但机械结构的耐用性和重量问题让人有点担心。后来,屏下摄像头技术逐渐成熟,虽然初期效果不太理想,但至少是个方向。再后来,折叠屏手机的出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,虽然价格贵得让人望而却步,但至少证明了全面屏的可能性。
现在的全面屏
如今的全面屏手机已经进化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。大部分手机都采用了打孔屏或者极窄边框的设计,虽然偶尔还会有一些奇怪的设计出现(比如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“药丸屏”),但总体来说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理想中的全面屏了。现在的手机厂商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,比如更先进的屏下摄像头、更薄的边框设计等等。虽然有时候会觉得这些设计有点过于追求极致了(比如为了全面屏把耳机孔都取消了),但不可否认的是,全面屏确实让我们的手机看起来更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