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,学生的“小恶魔”还是“小助手”?
手机这玩意儿,对于学生来说,简直是又爱又恨的存在。上课时,它像个小恶魔,时不时发出“叮咚”一声,勾引你去看一眼;下课后,它又摇身一变,成了你的小助手,帮你查资料、做作业。但问题是,这个小助手有时候也会变成“小懒虫”,让你沉迷于刷视频、打游戏,忘了正事。所以,怎么管住这个“小恶魔”成了个大问题。
家长和老师的“围追堵截”
为了不让手机成为学生的“绊脚石”,家长和老师可谓是绞尽脑汁。有的家长直接来个“断舍离”,把孩子的手机没收了事;有的老师则在课堂上设置“无手机区”,谁要是敢偷偷玩手机,立马就会被抓个现行。不过呢,这种“围追堵截”的方式虽然有效,但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。毕竟,手机这东西就像是个“小情人”,你越是不让它靠近你家孩子,它就越想往孩子身边凑。
学生自己的“自控力大作战”
其实啊,管住手机的最好办法还得靠学生自己。有些聪明的学生会给自己定个规矩:学习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或者直接关机;完成作业后再奖励自己玩一会儿手机。还有的学生会用一些专门的APP来限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和次数。这样一来,既能保证学习效率,又能满足自己玩手机的欲望。不过呢,自控力这东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。就像减肥一样,得慢慢来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