码字界的“懒癌”晚期
码字这事儿,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你以为坐在电脑前,手指一敲,灵感就哗啦啦地往外冒?那可真是太天真了。现实是,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盯着屏幕发呆,脑子里一片空白,仿佛被“懒癌”晚期附体。别说码字了,连打开文档的勇气都没有。这时候,手机里的短视频、朋友圈的八卦新闻,甚至是桌上的零食,都成了你逃避现实的绝佳借口。

灵感是个“渣男”
灵感这东西,就像个“渣男”,平时对你爱答不理,等到你彻底放弃的时候,它又突然冒出来撩拨你一下。你刚想抓住它,它又溜得无影无踪。于是你开始在深夜里辗转反侧,脑子里全是那些没写完的情节和对话。第二天早上醒来,你发现自己不仅没睡好,连个屁都没写出来。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和灵感在玩捉迷藏,而你永远是那个找不到人的倒霉蛋。
码字工具的“花式诱惑”
现在的码字工具越来越多样化,什么语音输入、自动纠错、智能推荐……听起来好像很高级的样子。但问题是,这些工具越智能,你就越容易被它们带偏。比如你本来想写个悲伤的情节,结果语音输入法给你推荐了个搞笑的表情包;或者你想写个紧张的对峙场面,自动纠错功能却把你的“紧张”改成了“紧身”……于是你的小说瞬间从悬疑变成了喜剧片。更别提那些智能推荐的词汇了,简直是在挑战你的创作底线——你是想写小说还是想写广告文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