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电池的“能量密度”是什么?
锂电池,这个现代科技的小巨人,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从手机到电动车,再到无人机,几乎所有需要电力驱动的设备都离不开它。而谈到锂电池的性能,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它的“能量密度”。简单来说,能量密度就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存储的能量。对于锂电池来说,我们常用“Wh”(瓦时)来表示它的能量密度。那么问题来了,100Wh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

100Wh到底能干啥?
想象一下,你手里拿着一个100Wh的锂电池。这玩意儿能干啥呢?首先,它可以给你的手机充电好几次。具体来说,如果你的手机电池是3000mAh(大约11.1Wh),那么这个100Wh的锂电池可以给你的手机充大约9次电。当然,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一些损耗,但大致就是这个数。如果你是个重度手机用户,这个电量足够你用上好几天了。
锂电池的“瓦时”和“毫安时”有啥区别?
说到锂电池的容量,很多人会混淆“瓦时”(Wh)和“毫安时”(mAh)这两个单位。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很简单:毫安时是电流和时间的乘积,而瓦时则是功率和时间的乘积。换句话说,毫安时告诉你电池能提供多少电流多长时间,而瓦时则告诉你电池能提供多少能量多长时间。举个例子,一个3000mAh的电池如果电压是3.7V,那么它的能量就是3.7V × 3Ah = 11.1Wh。所以,当你看到一个锂电池标着100Wh的时候,你可以大致估算出它能提供的总能量是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