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长大了,爸妈变“隐形人”
孩子长大了,爸妈的地位似乎也跟着“降级”了。以前那个整天“妈妈妈妈”、“爸爸爸爸”叫个不停的小家伙,突然间变成了“喂”、“那个谁”,甚至是干脆不叫。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?明明是亲生的,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家里的“隐形人”?别急,这种现象其实挺常见的。

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自我意识开始膨胀,觉得自己已经是个“大人”了。他们开始尝试独立,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。于是,爸妈在他们眼里就成了“多余的存在”。叫爸妈?那多没面子啊!直接喊名字或者干脆不叫,才是他们心中的“酷炫操作”。这时候的爸妈,除了无奈地摇头叹气,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个事实了。
称呼的变迁:从甜甜到冷冷
回想一下孩子小时候,那会儿叫爸妈的声音可是甜得像蜜一样。“妈妈抱抱”、“爸爸陪我玩”……那时的你是不是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爱?可现在呢?孩子长大了,称呼也跟着变了味儿。从甜甜的“爸爸妈妈”变成了冷冷的“喂”或者干脆不叫。这种转变让人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儿。
其实,这种变化并不是孩子故意要气你。他们只是在这个阶段想要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。对他们来说,叫爸妈显得太幼稚了,不符合他们心中的“大人形象”。所以,他们会选择用更随意的方式来称呼你。虽然听起来有点儿刺耳,但这其实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表现。
如何应对:从无奈到理解
面对孩子的这种变化,很多爸妈会感到无奈甚至有些伤心。但其实,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。你可以试着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:孩子不叫爸妈了?那说明他们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啊!这不正是你一直希望的吗?当然,理解归理解,心里还是会有点儿小失落吧?没关系,这是正常的情感反应。
你可以尝试和孩子沟通一下这个问题。比如开玩笑地说:“哎呀,我怎么突然变成‘喂’了呢?我可是你亲妈/亲爸啊!”这样既不会让孩子觉得你在责备他/她,也能让你们之间的互动变得轻松有趣一些。记住啊: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!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和失落感吧!